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高兴的时候,饮酒自乐;悲伤的时候,借酒消愁;亲朋聚会时,举杯畅饮;红白之事时,大醉方休……而且,白酒无疑在各种时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恐怕与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与饮食习惯密不可分,因此中国白酒行业有了“黄金十年”的飞速发展期。但也正因为这样的飞速发展,造成了很多隐藏的矛盾和问题。因此,从2012年第三季开始白酒行业的调整已然开始。
2013年被称为中国白酒的“寒冬”,高端酒遇冷,整体销售下滑,市场变幻莫测。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酒企迅速调整了发展规划,创新营销渠道、推出“小酒”系列、改变定价模式、走平民酒路线等等,那么,在2014年酒企能否以多元化发展的思路打破行业坚冰呢?
在过去的一年,吉林大泉源酒业在酿酒工艺方面,一直坚持古井矿泉、纯粮酿造、固态发酵、酒海贮藏的传统工艺。这并不是企业的固步自封,而是对白酒品质的坚守。就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马勇曾说过的,“纯粮固态发酵工艺白酒健康发展必由之路。”只有这样的传统工艺酿造出的白酒才是消费者喜欢、乐于购买的优质白酒。大泉源凭借自身的优势先后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老字号”等殊荣,这是对企业的最高肯定。
当然,大泉源酒业在坚守传统时同样进行了创新,为了拓展产品的多元化,研发生产了大泉源人参酒,向保健酒市场迈出了第一步。大泉源人参酒萃取人参的精华,融合了大泉源传统酿造工艺,酒体绵软,口感醇香,还有补气养血、暖胃散寒的功效,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产品上市后,销量一直稳步增长。
其实,不是价格昂贵的酒才是好酒,只有广大老百姓喜欢喝、爱喝的酒才是真正的“好酒”,就像大泉源酒,口感好、价格适中,所以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因此,中档白酒完全可以走规模效应,以价格优势撬动市场需求,在全国酒民数量庞大的基础上,薄利多销的模式并不会比走高端路线差,且中档白酒大“腰围”的市场架构更利于酒类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酒企可以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在已有优势基础上,挖掘更多有利资源,进行创新尝试,将是打破行业坚冰的有利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