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品牌亲民路线要注意三大要素
文章发表时间:2013-11-12

  当下的白酒市场进入调整期,很多白酒品牌都开始回归本质,走起亲民路线,一线的名酒也开始转型亲民路线,究其原因都是以往的白酒品牌核心价值与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情感背离太远所致。白酒行业此番调整期过后,未来的竞争将是以品牌价值观为核心的竞争,是对民众价值认知的重构与争夺

  所以低价并不完全等于亲民,亲民价只是产品最终的一个表象,能否从白酒品牌深处构建真正“亲民”的价值才是真“亲民”。亲民价值构建应该要包括三个内核:一是民族,二是民意,三是民质。

  (1)民族

  当下除了社会舆论集体抵制白酒官本位、权贵化色彩,我们还应该重视当下一方面白酒主流消费者出于健康因素正在开始主动躲避与削减喝酒时机与场合;另一方面正在迅速崛起的新一代消费者更是谈酒色变,甚至视白酒为陋习、为功利行为代表。所有这些显然背离了中国白酒作为民族产业,应该得以传承与弘扬的发展轨迹。如何重构白酒的民族价值是白酒品牌构建亲民价值的首要问题。

  我们看到当下诸多名酒都打出了“中国XXX”的传播口号。“国”字口号名酒撑得住,但是否喊出了“国”字口号就意味着白酒品牌包含了民族价值呢?“国”口号的背后的所落的支撑点是什么?这些支撑点与当下的白酒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你让消费者认可以及以此为荣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是不是不打“国”字口号我们就无法体验我们的民族性了吗?一个白酒品牌的民族价值绝非仅靠简单的喊几句“国”口号就可以构建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思考如何让传统的更传统,让现代的更现代,跟随时代脉搏,开创白酒与现代社会的新型关系与意识内涵。

  (2)民意

  一个拥有数千年文化传承的民族产业,理应在民众的意识中得以传承与不断丰富。提升民意,进入民众的主流意识与日常生活,是亲民潮的要实现的终极目标。对此我们必须细致的思考,在中国民众的主流意识与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传达是什么样的情感。在过去的传播中,我们可以看到白酒很多不食人间烟火的现象,非知名白酒品牌攀高标榜,名酒更是势子正、派头足。我们被灌输了诸多“权钱集于一身,正襟高坐,穿着西装,要么是在豪情满怀地举杯畅饮,要么是在酒杯中回味着昔日辉煌”的形象。民众日常生活中很多的情感需求与中国文化属性被忽视,在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能够重视民众意识的白酒品牌,而非清一色的“正襟高坐、权贵显赫”的虚荣。所有的名酒都源于民间,名酒应该要在源于民间而又高于民间的基调下,重拾民意。

  (3)民质

  一个长期做低端白酒的品牌做高端白酒,消费者会产生质疑。同样对于一个一直做高端酒的白酒品牌而言,突然做中端乃至中低端,消费者也会产生一定的困惑。对于白酒品牌转型亲民而言,“让老百姓喝得起的名酒”背后还意味着必须建立可感知的“民质”价值体系。既要与白酒品牌旗下高端产品序列相区隔,又要能感受到高端序列优质基因的传承。否则二者混淆在一起,既不利于高端序列的持续发展与溢价,也不利于中、低端产品的规模扩张。在构建易感知的“民质”体系上,知名白酒品牌必须寻找一个可打通产品序列的品质基因并予以深化沟通。

分享到:

上一条:白酒行业未来四大趋势
下一条:酒企需打造潮流式白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