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外部市场发生剧烈变化,各大白酒品牌普遍感受到沉重的压力。传统的营销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甚至连白酒旺季的特殊节日里,多数白酒品牌的销量仍旧“寒意”袭人。各大品牌之间的相互竞争更加加剧了这种情况。
厂商关系的品德考量
酒业自去年以来所遭遇的种种挫折,一些酒类生产企业选择以产品 结构调整作为着手点,或调整既有的产品价格线,或开发推出中低档新品,意图借此扩大消费群体和销量规模;很多经销商企业的调整举措更像是无奈之举,低价出货、清理库存,回笼资金、以观后市,其中不乏价格倒挂之举,“失血”之痛,触目惊心。
酒类市场上的“寒冷”迹象,其本质在于多年以来积累的“泡沫”效应。现在白酒市场上的经销商库存和终端的库存量,二者相加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这就是片面追求规模增长所产生的市场泡沫,产品全都积压在仓库中,真正能动销的产品极其有限,也正大量“泡沫”的存在,给很多白酒企业的业绩穿上了华丽外衣。
市场环境的变化是许多”变量“的综合作用所致,仅靠单一的产品调整、价格调整,远不足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很多白酒品牌提出,高端白酒要从政务用酒向商务用酒转移,其实这二者之间有深刻的联系,在市场表现上甚至会同升同降,而不能寄望于简单的转移增长。
厂商合作模式的惯性必须要打破,对于行业也好,企业也好,在不同发展阶段必须匹配相应的模式,现在酒行业的产品复合化、渠道复合化已经非常普遍,那么厂商之间也应该有相应的具体模式。
现在,很多经销商企业是新一代接班了,或者也找了职业经理人,他们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有明显提高,而在局部市场、特定渠道上的操作能力甚至高于厂家,那就应该充分信任经销商,让其发挥更多的市场主导作用。更加体现经销商的价值,就是为厂家创造更大价值,在利益、职能的再分配过程中,整合新的资源,开辟新的经营空间,这应是厂商合作模式创新的关键所在。
酒行业的奇迹时代”已经结束了,在此前,厂商之间的合作模式以扩张式为主,“推出新品,经销商订货,扩张区域,新招经销商,扩大队伍,分渠道、分产品招商,都是扩张模式的重要表现。但现在行业发展速度减缓,如果按照这种快速扩张模式往前走就难免会“触礁”。厂商合作模式创新必须围绕消费者展开,深刻洞察消费者的心理和习惯,这样的厂商合作模式才能真正化解矛盾、发挥作用。
此前几年来白酒行业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卖酒的人多了,经销商这个群体不断增长,形成了庞大市场规模,但喝酒的人呢?其实并没有增加多少,那么在漂亮数据下的市场质量就可想而知了,未来十年的酒业驱动力在哪里?厂商模式应该如何创新?
消费者行为随时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所以创新的厂商合作模式必须对之加以持续的、常态的观察研究,“对消费者研究进行专业化操作,才能持续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提高品牌乃至整个行业的美誉度,使白酒长期成为中国人的餐桌主角。”
强身健体,跑赢未来
厂商关系的转变终究要落实到市场行动上,在调整心态和模式的同时,还必须“强身健体”才能跑赢市场。对于白酒品牌厂商而言,“强身健体”意味着更及时的市场动态反馈,以及更快速、准确的决策反应。“与其说这是我们的调整,倒不如说是补上以前落下的功课。从厂商关系的角度加以考量,应该以信息流为依据,决定现金流和物流方向,“更确切地说,就是比拼谁能把工作做到更细,实现真正的营、销并重。”
无论是此前行业快速发展期,还是目前的调整阶段,厂商成功根本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要寻找并把握机会。只是在产业快速发展阶段,我们有更多的显性机会,而今后则要争夺隐性的市场机会,这就需要跑起来,动起来,提高市场敏感度和接触面,才能在别人之前找到隐性机会。
上一条:白酒品牌调整期解困思路
下一条:保健酒或成酒业第四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