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且看酒市风云
文章发表时间:2014-02-17

  行业的调整让酒企越来越重视市场和渠道的运作,以及高性价比产品的研发。对于过去的2013年,不少业内人士感叹风云变幻。对于已经踏入门槛的2014年,酒企在感叹市场越来越冷的同时,开始回过头来仔细研究未来的出路。随着民酒时代呼声的日益高涨,如何抓住民酒机会,成为酒企面临的一项课题。无论是推出核心战略单品,还是转移营销重心,亦或是在行业洗牌中屹立不倒,2014年都让人值得期待和展望。

  在营销界,大单品往往与企业的市场成功密不可分。有人曾做过实验,在一个拥有10万个单品的大卖场,只有大约30个单品被消费者不加思考地记住,也就是说只有万分之三被记住。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只要一个大单品能够被消费者记住,就可以取得成功了,如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双汇的“王中王”,王守义的“十三香”等等。于酒行业而言,不亚于茅台的“飞天茅台”,郎酒的“红花郎”,洋河的“蓝色经典”,古井贡的“年份原浆”等。

  在酒行业,不少企业仍具有大量的产品群,但是缺少较为核心的大单品。如今,随着行业调整的持续深入,企业原有的“夯底、壮腰、树顶”产品策略,亟待加强对于中低端产品力的打造。

  随着民酒时代的逐步迈进,在大众价位段营造一款大单品成为酒企致胜的策略之一。

  与酒企推出适应大众消费的战略单品相比,行业的另一个亮点值得探讨——内容营销。白酒行业企业普遍下滑,使得企业广告营销费用逐步缩水。基于传统广告的效果难觅性,广告正在走向没落。而随着新媒体以及新的传播手段的出现,企业在打造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方面又有了新的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一切产业皆是媒体,一切内容皆是广告。 现在,每个企业本身就可以具备媒体属性,能够像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一样引爆话题,做内容营销。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时代已经到来。而且谁能将企业的媒体属性运用到极致,谁就能在短时间内占领制高点。”

  身处行业的调整期,不管是推出民酒战略单品,还是试水新营销方式,归根结底都是酒企争夺消费群体、打造品牌影响力的手段。

  不过,行业的调整不可避免地要淘汰掉一批弱势企业。特别是在行业呈现出挤压式增长的背景下,中低端白酒市场越发混乱。

  从2013年春季全国糖酒会上,大家看到了几乎所有大小厂家都在强力推广100元~500元的中档产品。这些产品厂家一般同时推出几个品牌,一个品牌系列3至5个单品,所有厂家光2013年推出的新品数量便不下几千款。

  而这一共识,连全国各大经销商也是这么认为,同时又在各专家的摇旗呐喊下,很多经销商,尤其是原来经营高端白酒的经销商,都开始大范围代理各厂家的中低档新品牌。而这一行为,则直接导致了新品招商式的库存泡沫瞬间产生,各大白酒厂家的业绩似乎又有了继续拉升的希望。

  对于目前中低端市场的渠道乱象, 名酒企业进军中端市场仅凭品牌、资金、规模是不够的。中低端市场上的消费者需求更加具体与个性,对渠道、终端掌控能力和对消费者的服务能力才是运营市场的关键。

  无疑,消费者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我们已经迎来消费平等、消费民主和消费自由的消费者主权时代,整个供应链条上的各大角色,如品牌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权力在稀释、在衰退甚至终结。

  在消费者主权的大时代下,消费信息越来越对称,价值链上的传统利益集团越来越难巩固自身的利益壁垒,传统的品牌霸权和零售霸权逐渐丧失发号施令的能力。话语权从零售商转移出来到了消费者手中,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未来全球消费者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开放架构正在形成。这一权力重心的变化,赋予每个消费者改变世界的力量,我们必须主动邀请顾客参与到从创意、设计、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价值链创造中来。

  白酒品牌需要做好消费者方面的功课,一是要有好的品牌品质,能打动消费者的心,让其产生购买欲望;二是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既享受了产品的价值,又满足了消费需要。

分享到:

上一条:保健酒市场需要进行多主面突破
下一条:白酒业品牌整合势不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