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为企业带来的效应,是商业社会中企业价值的延续,在当前品牌先导商业模式中,意味着商品定位、经营模式、消费族群和利润回报。 树立企业品牌需要企业有很强的资源统合能力,将企业本质一面通过品牌展示给世人。树立方法:广告、日常行销、售后服务都有直接影响。 品牌效应是品牌在产品上使用,为品牌使用者所带来效益和影响。品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最初的品牌使用是为了便于识别产品,品牌迅速发展是在近代和现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产生,其得以迅速发展即在于品牌使用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消费需求普遍下降的趋势下,不少白酒品牌必然会降低原酒采购。原酒型企业,如果无法在调整的过程中很好地转型,很可能最终被淘汰出局。原酒企业应该如何转变发展观念呢?应该对“品牌”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
那么,原酒企业应该如何转变发展观念呢?我认为应该对“品牌”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对于“品牌”,大多数原酒白酒品牌的认识是片面的。诸如,在行业形势一片大好之时,许多原酒企业纷纷去生产瓶装酒,花大力气去做推广、做渠道、做营销。因为,在这些企业的意识中“只有瓶装酒才能打造品牌,而原酒与品牌绝缘”。同时,也只有瓶装酒才能创造高利润,而原酒只能与低价、批发等词语挂钩。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原酒企业纷纷“出走”,开始搭建自己的瓶装酒品牌。然而,现实很残酷,几乎没有一个原酒企业运作的产品品牌能够取得较好的市场回报,或许他们认为这需要时间。但他们是走上了岔路:谁说原酒就不能搭建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从产业整体发展来看,如果原酒做得好,企业本身也能成为品牌。
无论是行业,还是消费者,都知道四川、贵州是生产好酒的地方,这样的产区背书本身就给四川的酒类企业提供了生产原酒并形成原酒白酒品牌优势的基础。许多其他省份的企业(运营商)有好的营销经验,但缺乏原酒优势;而四川、贵州有很多酒类企业有很好的原酒基础,却缺乏先进的营销理念,两相结合,必然形成优势互补,从合作中寻找发展机会。
不过在过去品牌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也有太多不理性的因素,现在除了政策对白酒产生的影响外,2012年爆发出来的一系列与白酒安全相关的事件也提醒企业。在打造自身品牌时,要更加注意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在国家还没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之前,企业必须先建立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产品品质标准等,并且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向公众进行传播和引导,企业对自己的生产和标准越公开、越透明,就越能消除消费者对白酒的误解。毕竟酒的市场,归根结底是喝出来的,不是单纯凭借营销手段运作出来的。品牌企业也好,原酒企业也好,市场的拓展都要靠产品品质说话,营销手段只是解决产品如何与消费者见面的问题。
所以,对于许多原酒企业或者有经营原酒业务的中小企业来说,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看到别人如何就竞相效仿。用自己的弱项去挑战别人的强项,最终的结果只会“鸡飞蛋打”。只要这些企业只要认真地做好产品品质、认真地做好企业管理与规划,将自己的特长发挥至极致,原酒本身就能成就自己的品牌。
上一条:白酒品牌如何走亲民路线
下一条:白酒消费进入真正的休闲时代